繼續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
時間: 2022-05-27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,只有全黨繼續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,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。擔當和斗爭精神,既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和基本素養,也是我們黨直面一切風險挑戰、戰勝一切艱難險阻,推進社會主義事業披荊斬棘、乘風破浪的強大精神力量。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歷史使命和任務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擔當和責任。新時代新征程,黨員干部更要繼續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,練就過硬本領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矢志拼搏奮斗。
擔當和斗爭是內在統一的。對于共產黨人而言,擔當意味著責任、奉獻和使命。勇于擔當的精神,既彰顯著對風險挑戰的主動應對、對目標追求的堅定執著,又體現了不懈奮斗、舍我其誰的拼搏干勁。今天我們講的斗爭,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,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,而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、苦干實干、攻堅克難。勇于擔當就要敢于斗爭,就要不懼流血犧牲進行堅決斗爭;敢于斗爭就要勇于擔當,就要時刻挺身在前、挺起共產黨人的“鐵肩膀”。在黨的百年奮斗征程中,正是因為一代代共產黨人既勇于擔當又敢于斗爭,才能團結帶領人民“涉險灘、攻難關、啃硬骨頭”,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、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。
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,既體現了直面挑戰、迎難而上、真抓實干、敢拼敢勝的精神面貌,也反映出無所畏懼、公而無私、勇于亮劍、敢于出擊的精神品質。我們黨除了國家、民族、人民的利益,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。心無雜念,才能蓄底氣;不謀私利,才能謀根本;心中有人民,行動才能有力量。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,正是黨員干部擔當和斗爭的底氣所在。黨員干部只有時刻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,嚴于律己、勤以修身,淬煉無私品格,激揚無畏勇氣,才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,真正成為時代和民族的先鋒,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。
擔當和斗爭是一種責任,既體現了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,也反映出知重負重、知難而進、舍我其誰的思想境界。“敢于負責才叫真擔當、真斗爭。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,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。黨員干部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,把握歷史發展規律,切實肩負起擔當和斗爭的重大責任,在機遇面前果斷決策、主動出擊,以坐不住的責任感、慢不得的危機感、等不起的緊迫感,緊緊抓住機遇,在發展中搶占先機、贏得主動;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、迎難而上、沖鋒在前,始終保持志不求易、事不避難的精神狀態,努力成為勇于擔當、敢于斗爭的戰士;在風險面前,積極應對、知難而進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、“越是艱險越向前”的拼勁,努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。
擔當和斗爭是一種格局,既體現了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、倡導局部服從全局的大局意識,也反映出著眼人民根本利益、倡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價值觀念。“堅持局部服從全局、自覺為大局擔當更為可貴。”當前,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,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,大國博弈日趨激烈,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,我們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。正因為有風險,才更加需要擔當、需要斗爭。黨員干部要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既保持頭腦清醒、立場堅定,牢牢地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想問題、辦事情,又要注重一切工作都必須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,以捍衛和發展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導向,堅持局部服從全局,自覺為大局擔當和斗爭。
(作者單位: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)